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本书系统地研究海德格尔对近代表象世界批判的思想,分为五个部分。在海德格尔眼中,事实性的实践行动以对象化的方式构建了表象世界,而只有存在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才能摆脱对象化的束缚,追寻存在者自身来源的活动,本书从古希腊形而上学起源开始,探究存在哲学的内在意义被表象构建方式逐渐湮灭的过程。该过程在近代主体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达到最高峰,进而形成近代科学主导的表象世界。
主体化的过程就是客体化走向对象化的过程,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觉知”状态演化为知觉状态,进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饱受心理哲学困扰。人类开始追求表象层面上的客观化,但该过程又时时受到意识自身的干扰,存在者意义上的认识与实践均陷入这一困境之中。
人类从存在者的角度构建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从而无法探知存在者自身的活动。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对意识自身的还原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将人与存在者放在倾听存在召唤的路径中,重新定义时间与空间的意义,才能在存在的历史中解决这个问题。本书将此过程看作存在意义上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