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介绍
郎 平
  • 姓名 郎 平 工作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
  • 职务 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职称 研究员
  • 研究区域
  • 研究领域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网络安全,网络外交,区域贸易和平
  • 个人简介
  • 主要著作
  • 发表论文

郎平,世经政系硕士生导师,1972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1999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硕士。现任世经政所国际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二级学科:国际关系,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当代全球问题等。共计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成果近80万字,包括学术论文8篇;研究报告22篇;教科书1本;译著3本;译文二十余篇。学术论文主要有:《特惠贸易安排的和平效应源于制度层面吗?》(2010)、《贸易制度的和平效应分析:基于地区特惠安排与全球贸易体制的比较》(2009)、《贸易何以促成和平:以中美关系为例》(2006)、《贸易是推动和平的力量吗?》(2005);译著:《牵手亚太——我的总理生涯》(2002)。参与并完成多项院重大课题、院重点课题以及所重点课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环境与战略选择》(2012)、《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5-2013)、《国际体系:理论解释、经验事实与战略启示》(2012)等。获奖情况:论文《贸易何以促成和平》获得2010年度所优秀论文奖。

《区域贸易制度和平效应的路径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视角》(专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网络空间安全:一项新的全球议程》,《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1期。 《全球网络空间规则制定的合作与博弈》,《国际展望》2014年6期。 《国际互联网治理:挑战与应对》,《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 《网络恐怖主义的界定、解读与应对》,《信息安全研究》2016年第10期。 《从全球治理视角解读互联网治理“多利益相关方”框架》,《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4期。 《多利益相关方的概念、解读与评价》,《汕头大学学报-网络空间研究》2017年第9期。 《网络空间国际秩序的形成机制》,《国际政治科学》2018年第1期。 《网络空间国际机制比较与应对》,《战略决策研究》2018年第2期。 《特惠贸易安排的和平效应源于制度层面吗?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8期。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政治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8期。 《区域经济一体化如何突破安全困境: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为例》,《国际安全研究》2014年6期。 《区域贸易制度的和平效应分析: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当代亚太》2016年第3期。 Sixty Years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ed by Lang Ping and Jiang Fangfei, Paths International Ltd, UK and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China, 2016. Creative Involvement: A New Direction in China’s Diplomacy, translated by Lang Ping,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May 2017. Creative Involvement: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Global Role, translated by Lang Ping,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May 2017. Creative Involvement: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Diplomacy, translated by Lang Ping,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April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