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介绍
李景国
  • 姓名 李景国 工作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土地经济与不动产研究室
  • 职务 主任 职称 研究员
  • 研究区域
  • 研究领域 土地与房地产经济学,区域与城镇规划
  • 个人简介
  • 主要著作
  • 发表论文

李景国,男,1957年生,河北省元氏县人。1978年2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后到联合国开罗人口中心留学、在法国南特大学做访问学者。现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土地经济与不动产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党委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地与房地产经济学、区域与城镇规划。在所研究领域,一直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从事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并在对实际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和基础上,不断对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和总结。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成果奖、决策信息奖等奖项六项。

《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区域开发规划原理》,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 《河北人口和城镇规划》,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中国百姓蓝皮书》,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中国经济》,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中国二线城市科学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理论热点面对面》,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 《城市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中韩房地产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优选模式与技术方法》,《中国土地科学》,1997(5)。 《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的作用、方法与类型》,《经济地理》,1996(5),第16卷。 《河北省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区分析》,《国土开发与整治》,1997(1),第7卷。 《MAPGIS系统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信息农业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年。 《邯郸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第8卷。 《土地市场整顿与供求关系改善》,《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与房地产业发展》,《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 《2005-2006年土地市场:回顾、展望与问题》,《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5月。 《建立全国性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探讨》,《国土资源》,2009(7)。 《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9)。 2004年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及其对房地产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 《集约型城镇化倒逼土地制度改革》,《中国报道》2013年第3期 《用地集约化城乡更和谐》,《国土资源报》2013年9月4日(理论版) 《市场化十二年:聚焦北京房地产》,《澳门市民日报》,2010年4月15日。 《2004年房地产发展态势与特征》,《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6)。 《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04年)环房匹配指数评价》,《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 《2008年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性质及原因》,《中国房地产金融》,2009(10)。 《调控房市:宁早毋晚、宁强毋弱》,《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6月7日第6版。 《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探析》,《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5)。 《政府有保障“夹心层”的责任》,《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6日。 《北京、石家庄保障住房建设调查报告》,载于《中国二线城市科学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 《多管齐下抑房价》,载于《理论热点面对面》,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房地产市场:拐点讨论与理性回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4)。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与房地产业发展》,《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 《加大供给遏制投机增强房地产调控力度》,《上海证券报》,2008年4月28日,A8版。 《宏观经济因素与住宅价格关系的中韩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4)。 《房地产必须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中国房产信息》,2010年5月。 《抑制住房需求增加住房供给》,《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8月。 《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制度问题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9月。 《房地产市场2011年回顾及2012年展望》,《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第1期。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研究----基于房价收入比指标》,《价格月刊》,2012(5)。 《房地产市场2011年回顾及2012年展望》,《中国房地产业》,2012(1)。 《北京市房价和地价关系分析》,《建筑经济》,2012(3)。 《中国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状况分析》,《统计与决策》,2012(23) 《中国房地产2012年形势与2013年展望》,《国办专供信息》,96期。 《房市要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旺报》,2012年11月13日。 《中国房地产2012年形势与2013年展望》,《国办专供信息》2013年96期。 《住房分化及其认知、解决途径多元化简析》,《城市》2014年第6期。 《“三会”对房地产影响的几点政策解读》,《中国房地产业》2014年第1期。 《在区域经济发展框架中规划小城镇》,《小城镇建设》,2002(10)。 《北京市居住区配套文化设施现状、需求与建设思路》,《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 《城市化过程也需要和谐》,《城市》,2009(7)。 《城市化的十大焦点问题》,《北京青年报》,2002年9月2日; 《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中国经济导报》,2003年2月15日。 《城市化发展速度要切合实际》,《浙江日报》,2007年10月22日。 《邯郸市产业系统协同发展规划研究》,《经济地理》,1996(3),第16卷。 《石家庄市产业高级化研究》,《人文地理》,1995(4),第10卷。 《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 《城市文化发展评价:理论体系与实证检验》,《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4)。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与展望》,《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11月上期。 《集约型城镇化倒逼土地制度改革》,《中国报道》,2013(3)。 《房地产业必须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城市》,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