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白求恩与中加关系的历史记忆

许多中国人对加拿大的认知是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毛泽东于1939年发表了《纪念白求恩》的著名文章,使中国百姓对诺尔曼·白求恩的祖国加拿大有了一种亲近感。1890年3月3日,诺尔曼·白求恩出生于一个显赫的苏格兰裔加拿大家庭。白求恩的爷爷取得了加拿大国王大学、多伦多大学的博士学位,是英国皇家外科医生大学的会员,白求恩的父亲却是一名地道的小镇牧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白求恩加入了第二医院,服役于法国。1917年,白求恩加入皇家海军,任中尉医官。1919年,白求恩成为伦敦一家医院的儿童疾病专家。1935年,白求恩来到苏联,回国后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并参加了西班牙抗击法西斯的战争,从西班牙回国后,他看到了一直致力于介绍红色中国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写的《西行漫记》,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理想。他向美国共产党要了5000美元,购买了一批珍贵的医疗器具,于1938年1月到达中国。白求恩大夫在中国待了一年零八个月,但他给中国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他在医疗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同中国的铁匠、木匠一起制造手术器械,将包装箱改装成手术台,创下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做手术的纪录。他因地制宜

来源: 走进加拿大
出版日期: 2012年11月
关键词: 白求恩中国加拿大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