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韩国的权威主义及其特点

冷战结束前后韩国经济社会状况及政治状况,特别是韩国民主政治的演变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引进与试验期(1948~1961年);第二阶段是工业化进程中民主力量的成长期(1961~1986年);第三阶段是民主政治履行与巩固期(1987年到现在)。李承晚政权和朴正熙政权的两种不同的专制。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韩国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获得了独立。战后的韩国百废待兴,社会秩序混乱,政府缺乏强力控制,政府提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战略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1945年9月8日,进驻朝鲜半岛南部的美国按照维持秩序、遵循民主原则,以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使朝鲜成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自治国家的理念开始改造南部朝鲜。随后,冷战格局形成,朝鲜半岛又成了冷战格局的焦点。在美国等西方势力的干预下,1948年成立的大韩民国引进了西方式的民主宪政制度。同年7月12日,韩国国会通过《大韩民国宪法》,7月20日,李承晚当选韩国第一任总统,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在汉城(今首尔)成立。1948年的《大韩民国宪法》是“一部自由色彩很浓的民主宪法”。[1]它明确规定了广泛的公民权利条款;政府领导人的产生

来源: 冷战结束前后东北亚区域社会转型
出版日期: 2012年07月
关键词: 韩国权威主义李承晚朴正熙民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