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它是俄罗斯东正教旧礼仪派的一个分支,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其体制接近俄罗斯东正教会,承认教会组织、神职人员和教阶制度,主张保留东正教固有的宗教礼仪。后来分裂为许多小流派。主要分布于莫斯科州、伏尔加河流域、顿河流域、乌克兰、摩尔达维亚和西西伯利亚等地区。它是俄罗斯东正教旧礼仪派的一个分支,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它与俄罗斯东正教会彻底分裂,否定教会、神职人员和教阶制度,主张在家里聚会,进行祈祷。它后来又分化为许多小教派,主要分散在白俄罗斯、立陶宛、波罗的海沿岸、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西西伯利亚、乌拉尔和阿尔泰等地区。它是反教堂派分支之一,是东正教神职人员给这一派教徒起的绰号,产生于18世纪,主张基督永远复活和再现,认为人能同“圣灵”直接交往,不需要神职人员作中介,常在狂热跳动中使自己达到神魂入迷的地步,以为这样便可同“圣灵”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基督”的化身。主要分布在俄国的唐波夫州、古比雪夫州、奥伦堡州、北高加索和乌克兰等地区。它是从鞭身派分离出来的一个流派,出现于18世纪70年代,是一个宗教狂热的派别组织,其创始人是К.谢里万诺夫。该派的教义主张摆脱世俗生活,反对性欲,宣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