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石油峰值论

“石油峰值”论源于1949年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Hubbert)发现的矿物资源“钟形曲线”规律。所谓“钟形曲线”规律是指,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产量为纵坐标,那么矿物资源的产量就会形成一个钟形曲线,产量先是快速增长,然后逐步下降,一旦出现拐点就会快速下降。石油就是一种符合该规律的资源。专家通过对油田产量变化的分析发现,石油生产者总是先把容易开采的石油生产出来,因此在一个油田生命周期的青年期产量上升很快;但是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剩余石油储量的开采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开采量就会明显下降。当开采成本等于开采收益时,人们就会放弃开发,油田的生命周期也就走到了尽头。哈伯特认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地区的油田产量都会在某一天达到峰值。一个油田如此,全球石油生产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总有一天也会达到最高点。石油的生产存在峰值,石油的消费同样存在峰值。这就是石油峰值理论的核心。

来源: 能源外交概论
出版日期: 2012年08月
关键词: 石油能源峰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