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第四节 印度教的改革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印度教在南亚的兴起、流传和几千年来的长盛不衰,不愧是人类宗教史上的一大奇迹。印度教之所以能够在南亚次大陆得以传播并发展壮大,首先得益于这一宗教传统所具有的包容性。正是由于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印度原始居民的民间信仰以及他们的占星术、巫术和医疗行为,被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所接纳;土著部落崇拜的神祇,被婆罗门描述为某一著名天神的形式、化身、家人或仆从,就此被纳入主流崇拜体系。更有甚者,只要承认吠陀权威和婆罗门的地位,各派哲学思想甚至于相互矛盾的思想体系,都被认为是印度教正统哲学派别。除了对于思想、神祇采取的包容态度外,其对人也是如此。例如居住在阿萨姆的摩尼普利人,在受到印度教影响后,被认定是具有某种特别的世系体系的刹帝利种姓。根据同一包容原则,他们的神祇则被认为是湿婆的化身。经过这一过程,土著居民被纳入印度教的四个种姓,他们朴素且奇异的小神同样具有宇宙力量。这就是印度教赖以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印度教具有多神论色彩的一神论观念,其包容性就有了无限的扩展度,甚至对于其他宗教也如此。印度教具有三亿多神祇,多数印度教徒尊敬几种神祇及其偶像,这些事实证明印度教徒显然是多神论者。但

来源: 印度宗教多元文化
出版日期: 2009年07月
关键词: 印度教改革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