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学说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完整而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时代的发展和变革对科学理论的需求,也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所得到的科学理论。19世纪30~40年代,在英、法等一些主要的欧洲国家,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化和工厂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和历史的局限性从各个方面显示了出来:接连爆发经济危机,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两极分化严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最终演变为两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等等。这些新的情况和变化,既需要从理论上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因此,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生理结构,揭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秘密,就成为当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资产阶级的古典经济学家,尤其是斯密和李嘉图,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曾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并接触到了剩余价值及其起源问题,从而部

来源: 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出版日期: 2011年04月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理论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