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不晚于1988年7月27日)对所谓“托洛茨基反苏平行总部”案件的审判,可以与30年代其他政治审判相提并论。开宗明义,都是为了加强约·维·斯大林的个人权力,竭力巩固他推行的行政命令管理体制。人们对国内形势的担忧和不满的情绪稍有流露,下一宗“案件”立即接踵而至。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之后,在党的一部分列宁时期的老干部中间,又提出了将约·维·斯大林从总书记的岗位调任其他工作的建议。于是,故伎重演,斯大林的领导班子利用谢·米·基洛夫被暗杀事件,又对党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镇压狂潮。在这个时期,首当其冲遭到大规模镇压的是约·维·斯大林过去思想上的对手、具有丰富政治经验的党内人士。他们的立场、观点、言论都可能构成进一步发展“领袖”个人崇拜的严重障碍。为了迫害他们,组织了一系列虚假的审判。内务人民委员部跟着上面的指挥棒转,臆造并“揭露”了诸多所谓势不两立的总部:“列宁格勒总部”、“莫斯科总部”、“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总部”,不一而足。在对这些总部“案件”进行审理时,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让所有被告众口一词地“承认”他们的“罪行”,尽管这是荒诞不经、不着边际的虚构产物。关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