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从南京会战到武汉会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

1937年11月15日,当淞沪会战尚在进行时,日军就酝酿进攻中国首都南京。18日,日本第十军就曾下令“不失时机地一举追击敌人到南京。”22日,日本华中方面军向大本营建议:“为了解决事变,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具有最大的价值。”现在,中国军队抵抗能力极其微弱,“应乘敌人的颓势攻占南京。”[1]24日,日本华中方面军制订《第二期作战计划大纲》,要求推进到无锡—湖州一线,准备于12月上旬进行南京作战。同日,在日本御前会议上,参谋本部作战部长下村定介绍了陆军对华作战计划:在华北,巩固河北、山西、察哈尔占领区,同时进行山东作战准备;在华中,华中方面军曾要求利用上海作战成果,不失时机地果断地向南京追击,但其任务主要是扫灭上海地区的敌人,切断与南京的联系使南京孤立。当前,该部不少辎重及炮兵远在后方,所以并未考虑能即刻一举到达南京。在这种形势下,华中方面军在海军航空兵的协助下,以空军轰炸南京及其他要地,显示进击的气势,以消磨中国的战斗意志。统帅部根据今后的情况,考虑命令该方面军做好新的准备,攻击南京及其他地方。在华南,以空军切断港九、粤汉线,再用1个师团兵力攻占华南部分空军基地[2]。御前会议显然是同意进攻

来源: 战时中国对日政策研究(1937~1945)
出版日期: 2010年03月
关键词: 日本日军中国南京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