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北京地区东、北、西三面环山,山势重叠而险峻,道路崎岖而狭窄,南面地势低洼,河流纵横,水网相连。其中最大的河流永定河出西山峡谷,如一条放纵的黄龙,横贯北京西南。这样,北京虽然地灵物丰,又是帝王立都之所,但很难与外埠相通,尤其与华北平原以至中原地区相通更难。到了12世纪末,金王朝为此花费3年时间,于1192年在永定河上建成一座火石桥,金章宗赐名“广利桥”。由于古代北京地段的永定河称作卢沟河,所以民间一直以河名称此桥为卢沟桥。卢沟桥建成后,从西南部的华北地区以至中原一带进北京,无不经过卢沟桥,因此卢沟桥成了北京的咽喉要道。因为地位重要,所以也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到了近代,在卢沟桥的上端,又修了铁路桥,这里成了京汉路和北宁路的连接处,因而地位更为重要。当时,北平周围的通县、昌平、顺义、怀柔、密云已被冀东汉奸政府的保安队所控制,察东地区驻扎着伪蒙军,日伪军对北平已形成包围之势。只有卢沟桥仍在中国军队的控制之下。如果日军再控制了卢沟桥,北平则将失去最后的屏障,成为日军的囊中之物,并可沿平汉路直下华北平原。1937年6月,驻北平和丰台的日军在卢沟桥附近频繁地举行军事演习,其用意自然不揭自明。在永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