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日本对中国加紧进行经济和文化教育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意外扩张的机会,欧美列强在大战爆发后,自顾不暇,不得不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使日本获得了独霸中国的机会。日本利用这一“天佑”良机,立即向德国宣战,占领了青岛,又在第二年即1915年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的要求,夺取了山东、“满蒙”等地区的特权。日本资本主义在这次大战中,以这种帝国主义式的掠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1915年到1918年4年中,日本对外贸易出超约达14亿日元,贸易以外的收支顺差约14亿日元,4年之间收入共28亿日元,这一笔庞大的战时利润,成为日本向外侵略扩张的雄厚的物质力量。战后,日本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了战前。从对华资本输出看,在纺织业方面最为显著。由于在中国经营工厂,工资远比日本国内低,又可以减轻运费和减免关税等,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争相在华经营工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内外棉、上海两纺织公司,纱锭数合计仅为22万锭左右。到1926年,公司数增至15家,纱锭数增至1257000锭,织布机为6690台。14986241921~1922年,日商在上海设立

来源: 中日关系史(第二卷)
出版日期: 2006年08月
关键词: 日本中国经济侵略文化教育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