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卢沟桥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经过多方面准备之后,于1937年7月7日点燃了全面侵华战火。引火地点是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于7月11日把它称为“华北事变”,9月2日改称为“支那事变(中国事变)”。从这一天起,日本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把卢沟桥作为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点,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意外的。当时平津一带,经过日本多年来军事和政治的染指,实际已成了中国国防前线,卢沟桥及其附近地区几乎天天受到日军滋扰,这里成了最敏感的触发点。作为华北政治文化军事中心的北平,当时已处于日军3面包围的态势。日本“中国驻屯军”在北平驻有1个联队及所属旅团司令部,在天津驻有1个联队及军司令部,其余部队驻扎在北平至山海关之间北宁路沿线各要地。在北平的东面,有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保安队4个总队,共1.7万余人,主力驻通县。在北平的北面,特别是热河省西南一带,集结了大批日本关东军及伪军。在北平的西北面,有日本豢养的伪蒙军李守信及王英部队8个骑兵师、2个炮兵团、6个保安队共4万余众。只有西南面是唯一的出路,连通平汉路,由二十九军把守。日军占丰台后,这里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北平周边

来源: 中日关系史(第二卷)
出版日期: 2006年08月
关键词: 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五相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