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美国对东南亚、大洋洲的政策

冷战时期,印度支那曾是美国东亚政策的焦点,在这里进行了一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989年布什上台后,随着美苏关系和东南亚局势的日趋缓和,认为苏联和越南在印度支那的威胁减少了,而红色高棉在柬埔寨重新掌权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开始酝酿调整对印度支那的政策。1990年7月,贝克国务卿宣布:美国政府决定不再承认柬埔寨抵抗力量联合政府的联合国席位;继续支持西哈努克和宋双这两派抵抗力量;将就柬埔寨问题同越南政府直接对话和准备增加对越南和金边政权的人道主义援助。这就表明,美国对柬埔寨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将主要遏制对象由侵柬越军和金边政权转向红色高棉。贝克等美国高级官员公开承认,美国对柬埔寨政策的改变是为了“尽力阻止红色高棉重新掌权”。与此同时,美国决定同越南直接对话,改善美越关系。1989年7月,布什政府重申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柬埔寨成立民选政府、越南与美国合作寻找美在越南失踪人员是实现美越关系正常化的条件。对此,越南方面作出积极反应。同年9月,越南宣布,1990年底以前从柬埔寨全部撤军。1990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愿意与越南就柬埔寨问题举行会谈。9月,贝克国务卿和越南外长

来源: 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
作者: 赵学功
出版日期: 2012年08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