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在法国占领的20年中,法国统治者对比利时人民实行横征暴敛,并采取宗教迫害和强行征兵等政策。尤其是拿破仑帝国的连绵不断的扩张和侵略战争,给比利时带来了沉重的苦难,迫使比利时人民不断奋起反抗,多次发动起义。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被欧洲联军打败。拿破仑后来的“百日政变”也很快被扑灭。法国对比利时的占领和控制宣告结束。但是,比利时并未因此获得独立自主。由于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担心法国的扩张势力卷土重来,所以决定在法国西北边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屏障国家”。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比利时各省被正式移交给荷兰国王威廉一世。于是,比利时与荷兰组成了一个联合王国——尼德兰王国。独立前的比利时一直是欧洲列强相互争夺,任意宰割的对象。这导致它的政治边界与自然边界极不吻合。它同荷兰的边界是由1648年明斯特条约规定的;它同法国的边界则是由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规定的。长期被欧洲列强分割和统治的比利时逐渐产生了独立自主意识。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在国家独立理念的鼓舞下,布鲁塞尔和列日兴起了民族解放运动。1790年在布鲁塞尔宣布比利时联合王国的成立。但不久,奥地利侵入布鲁塞尔和列日,并恢复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