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菲律宾内陆和海洋都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已开发的河口鱼塘,产鱼区面积达到189万平方公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菲律宾的海洋主要产鱼区为马尼拉湾、米沙鄢海、萨马海、苏禄海、巴拉望岛西北部沿海一带;主要淡水鱼产区是内湖、塔尔湖及兰老湖等,这些产鱼区的产量约占全国鱼产量的80%。菲律宾的渔业生产分为商业性捕捞、水产养殖、地方渔业和捕捞等几大类。过去菲律宾渔业比较落后,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渔业,1977年捕鱼量居世界第13位,成为东南亚第三大渔业国。菲律宾的鱼产量增长非常迅速,80年代末其产值已占GDP的5%,渔业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汇部门之一。1989、1990年渔业的创汇额均列菲律宾所有产业部门的第5位。1995年,渔业占全国GDP的3.7%,占农业增加值的16.2%。同时,它为全国5%的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是外汇收入及其增长的重要来源。虽然从1994年以来,菲律宾的商业渔业都上升了10%,但从总体看,由于并非可持续发展,因此其出口的增长受到限制。菲律宾的渔业捕捞技术比较落后,缺乏陆地设施和冷却系统,只有少数装备优良的渔港,淡水鱼塘和大部分海洋渔业资源没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