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贝宁的“非殖民化”进程是与法国在整个法属非洲殖民地实施“非殖民化”政策联系在一起的。所谓“非殖民化”进程是指殖民宗主国正式地从法律角度解除对殖民地的直接和有形控制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法为首的殖民国家迫于国际社会和殖民地人民的压力,开始实施“非殖民化”政策。法国的“非殖民化”政策,换言之,法属非洲殖民地的“非殖民化”进程大致经历了酝酿、实施和完成三个阶段。由于法国在第二次大战中的特殊经历,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在大战期间就已开始酝酿在非洲殖民地进行政治“改良”。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法属赤道非洲大总督埃布埃发布的《埃布埃通告》即《新土著政策公告》及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在布拉柴维尔会议上做出的有关殖民地的一系列政治安排即《布拉柴维尔宣言》。“非殖民化”进程的正式实施阶段则是在战后着手进行的,其时间跨度大致从大战结束至50年代末。不过就法国的初衷而言,只想以退为进,变换一下统治方式,以继续维系其对法属非洲的殖民统治。但是,迅速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打破了法国这种一厢情愿的图谋。[1]法国的“非殖民化”政策主要涉及统治方式的变换,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宪制改革和政治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