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到魏玛共和国

君主立宪制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体形式。这一政体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力量,尤其是各邦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相互合作的产物。贵族、容克资产阶级和从前的政客们占据了联邦议会的主要席位,超过四分之一的帝国议会会员是各种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这说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种经济垄断势力的合作场所而已。尽管如此,社会的中下阶级也逐渐获得了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为什么在国家政治生活原本由特权垄断者们设计的背景下,中下阶层也逐渐获得了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呢?一个原因可能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实权由皇帝和贵族们牢牢把握的前提下,给予普通民众一点参政权,是有利于实施统治的。在这种背景下,代表中小资产阶级乃至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开始成长起来,1867年,奥古斯特·倍倍尔在北德意志联邦的议会选举中当选,成为议会中第一名工人出身的议员。当时的议会制给予了各阶层人士参政的机会,虽然贵族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仍有积极意义,激励着有天赋的政治活动家投身于政治活动,以至于出现了代表平民利益、自身也出身平民阶层的议员,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政治生活的一种进步。随后,在1869年,奥古斯特·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创立了

来源: 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
出版日期: 2011年01月
关键词: 德意志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特权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