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第三节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的阅读

当德里达开始阅读海德格尔的时候,海德格尔在法国的传播经过萨特、梅洛·庞蒂、列维纳斯的解读已经开始从战后的反思进入对现代性批判阶段了。与列维纳斯一样,德里达也是从胡塞尔进入海德格尔的,只是他花在胡塞尔身上的时间更多些而已,如果说列维纳斯是从海德格尔出发对抗海德格尔,那么,德里达的出发点则要复杂得多,胡塞尔、索绪尔、海德格尔都是他尽情利用的资源。实际上,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是彻底贯彻现象学方法的结果。他自己也坦承:“现象学永远是解构的源头,因为现象学拆解思辨、理论的沉淀以及哲学的诸种先设。”[1]正如休谟将经验主义贯彻到底,结果走向了怀疑论,德里达将现象学贯彻到底也不可避免地将现象学带向毁灭:在他看来,尽管现象学追求无前提的明见性,但是现象学本身仍然是有前提的,也是典型的“灯下黑”,“现象学原则的原则”“回到事情本身”正是现象学的前提预设和盲点,现象学并没有去还原和悬隔事情本身的那个“本身”,或者说没有去追问这个“事情本身”是如何可能的。德里达将现象学彻底化,就是要追问这个“本身”,更准确地说要质疑这个“事情本身”,真的有那样一个现成的、等着我们回去的事情本身吗?在德里达

来源: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问题简论
出版日期: 2013年07月
关键词: 德里达海德格尔形而上学解构文字学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