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通称瑞典社会民主党。1889年4月19日成立,当时全国约有党员3100人。建党后先以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哥达纲领》为指导方针,1897年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爱尔福特纲领》的基础上制定第一个党纲,宣称党的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和建立无阶级的社会。初期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开展争取普选权和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1896年,党的创始人雅尔马·布兰亭当选为下院第一位社民党议员。1917年10月首次入阁。同年,党内由于在参政和国防问题上的分歧而发生分裂,左翼另建瑞典社会民主左翼党(即瑞典左翼党),1920年3月首次组成一党内阁,布兰亭任首相。1921年,党员发展到13.5万人。在议会选举中获全部选票的36.4%,成为瑞典第一大党。1921~1923年和1924~1925年又两次单独执政。1925年,佩尔·阿尔宾·汉森继任党的主席。1932年重新执政后,实行反危机措施和社会改革方案,克服了30年代的经济危机;提出建立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摈弃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主张,代之以把瑞典建成“人民之家”的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支持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939年芬苏冬季战争爆发后,曾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