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约翰·奇伦布韦的反英起义

1913年,马拉维发生旱灾,饥馑遍地,哀鸿遍野。农业工人处境极其悲惨。奇伦布韦给尼亚萨兰保护国总督写信,抗议非洲农业工人受到的非人待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估计有30万马拉维人做劳役或者参军。很多士兵在战争和疾病中丧失了生命,也给家人带来了更大的痛苦。马拉维人像其他非洲人民一样,还被强迫提供更多的物资来支持战争。被迫参战使马拉维人感觉受到了蔑视,因此在1915年爆发了奇伦布韦领导的反英大起义。奇伦布韦坚决反对非洲人参战。1914年11月,他给白人移民主办的《尼亚萨兰时报》写了一封抗议书,呼吁非洲人拒绝参加欧洲人的战争。他说:“让那些有钱人、银行家、显贵和大商人、种植园主、地主们去打仗,去送死吧!”[1]殖民政府禁止报社刊登这封抗议信,并声言要把奇伦布韦驱逐出境。1914年12月3日,奇伦布韦召集教徒开会,号召大家“宁愿死,也不受活罪”。1915年1月3日,奇伦布韦召开会议,决定采取行动。他积极储备武器,研究战术,培养战斗人员。1915年1月23日夜间,奇伦布韦把起义人员集中到自己的教堂,分三路出击,一路进攻马戈梅罗,一路出击布兰太尔,第三路进攻姆万杰。进攻马戈梅罗的部队袭击了利文斯敦

来源: 马拉维
出版日期: 2006年10月
关键词: 反英起义马拉维约翰·奇伦布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