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1917年的所谓“对德参战”问题,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史上曾经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当时,围绕着这一问题,各派系军阀闹得乌烟瘴气,使“北京政府”一时陷入极端混乱的状态中。这种情况从1917年2月一直持续到同年7月,结果,以张勋复辟,皖系军阀重执北京政权而告一段落。“参战”问题实质上是美日帝国主义争夺对中国控制权尖锐矛盾的反映,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同时,目前出版的有关近代历史著作,在具体阐述这一问题时,有的说:“英美两国大力支持以新当选的副总统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作为对抗日本的工具。直皖两系的斗争在中国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爆发出来。”[1]有的说:“当时国内在参战问题上有两个主张不同的集团:一个是以黎元洪为主的,反对参战的总统集团,它是依靠英美集团支持,……另一个是以段祺瑞为主的,主张参战的总理集团,它是被日本所支持……”[2]这里有两个问题:(一)在中国参战问题上英美态度是否一致;(二)日美斗争所表现的形式是“直皖矛盾”(冯国璋与段祺瑞)还是“府院之争”(黎元洪与段祺瑞)。根据笔者目前所接触的资料分析,认为:英国在参战问题上与美国态度不一致,它是支持日本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