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日军空袭锦州与国际社会反响再探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占东北的军事行动,其中,1931年10月8日实施的对锦州的轰炸是一个引起国际社会非常密切关注和谴责的事件。对于锦州轰炸,中国学者在既往的研究中多数是将其视为日本武力侵占东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军事步骤,再进一步说,认为此举标志着关东军欲进一步扩大侵略战果,进而影响到了西方国家的在华利益,因此才引来了西方国家的责难。而日、美等国的学者则多从日本关东军和日本政府之间关系的张力来看待关东军的锦州轰炸及随后对锦州的占领,如日本学者粟屋宪太郎就认为,锦州轰炸表明了关东军向中央军部和日本政府所做出的一种要干到底的决心。[1]美国学者孔华润也同样认为,日本飞机轰炸了远离铁路线的锦州,表明军方不再理睬东京政府,而是企图将所有的中国军队赶出满洲,正因为此,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才不得不重新关注东亚的事态。[2]以上的这些解释无疑都是符合事实的,不过我们还是很有必要进一步地追问:从9月18日事变的发生到关东军完全占领中国东北全境的整个过程中,为何西方国家唯独对关东军轰炸锦州这一事件给予如此密切的关注?如果说仅仅是由于日军轰炸锦州意味着关东军对日本政府的强硬或者是由于这次事件

来源: 近代中国:思想与外交(下卷)
作者: 袁成毅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
关键词: 日军空袭锦州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