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日本向大陆的扩张政策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

1911~1931年的20年,是决定中日关系未来走向的重要时期。在革命党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过程中,日本朝野的若干人士曾给予庇护和支持。日本成为革命党人集结的重要基地。这些活跃于日本的各类人物日后在民国时期的政治、军事乃至文化等领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按理说,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可能。然而,两国关系并没有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日本不断向中国扩张的政策葬送了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前景。在如下四个时期,日本的举措使中国民众的对日观感一步步恶化,中日矛盾也由此一步步凸显。(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借机夺取德国在华权益,并迫订“民四条约”,此为民国时期中日矛盾凸显的开端。(2)战后,日本拖延交还胶州湾,激起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民众对日感情恶化。币原“协调外交”时期,中日关系维持了一段时期的相对稳定。(3)在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中,日本再次出兵山东,酿成济南惨案,后又制造皇姑屯事件,并力图阻止东北易帜,妨碍中国统一。(4)南京国民政府主政后,面对“革命外交”,英美列强采取了比较妥协的态度,而日本无论是在关税自主交涉还是在治外法权交涉中都远比英美强硬。最终,中日关系成为中国所有双边关系

来源: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近代史卷)
作者: 王建朗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
关键词: 日本扩张中国国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