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秘鲁,全称秘鲁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部,紧靠赤道线以南,介于南纬0°01′48″~18°21′03″和西经68°39′27″~ 81°19′34.5″之间,首都利马。秘鲁西部濒临太平洋,北与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为邻,东与巴西交界,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南与智利接壤,海岸线长2254公里。国土面积为128.5万平方公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1/3。安第斯山纵贯南北,把秘鲁分为三个区域:西部的沿海区、中部的安第斯山区和东部的亚马孙雨林地区。沿海地区面积占秘鲁领土面积的11%,中部山区占其领土面积的29%,东部雨林地区占领土面积的60%。 秘鲁地理位置 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以库斯科城为首都,在高原地区建立印加帝国。15~16世纪初形成美洲的古代文明之一—印加文明。153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35年建立利马城,1544年成立秘鲁总督区,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宣布独立。1835年,秘鲁与玻利维亚合并,称秘鲁—玻利维亚联邦。1839年联邦解体。1854年废除奴隶制。1879~1883年,为争夺盛产硝石的阿塔卡马沙漠,秘鲁联合玻利维亚同智利进行了太平洋战争,秘鲁战败,与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