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1858年6月26日 中英签署《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增开牛庄(后改营口)为通商口岸。1861年4月3日 牛庄正式开埠。后因牛庄河水淤塞,船只出入不便,故港口移至营口,从此营口成为东北第一个正式开放口岸。6月11日 英国在营口设立领事馆。1864年是年,营口设立海关。1865年11月3日 清政府任命原阿勒楚喀副都统德英署吉林将军。是年,为防土匪骚扰,长春绅民修筑木板城墙,这是近代长春的第一堵城墙。1866年3月31日 营口莱特公司经理兼美国驻营口领事因故烧毁中国居民住房,营口人民掀起反对美国领事的斗争。是年,英商在营口筹建蒸汽机榨油厂。1874年是年,吉林府开设崇文书院。大约是在这个时期,奉天、长春、安东等地的商人已经成立了自治性的市内行业社团组织——公议会。1878年是年,东北有外国传教士19人,建立教堂36座,有传教士9792人。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试办“华洋书信馆”,在营口设立代理收寄所。是年,商人李庆堂、李纯洋在奉天开设外国化工原料商店,这是东北地区由中国人开设的第一家外国化工原料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