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大清国与大韩国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中朝宗藩关系告终,朝鲜独立,出现了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重建两国关系的历史机遇。为了确保国家独立,朝鲜政府在甲午改革时将国王称为“大君主陛下”,把王妃称为“王后陛下”。1895年11月15日改用公元纪年,定年号为建阳,以1896年为建阳元年。1897年8月,改建阳年号为光武。10月12日,李熙登上皇帝位;改国号朝鲜为大韩帝国。这样,大韩帝国皇帝便与清朝皇帝、日本天皇处于同等地位。对于重建与中国的关系,大韩帝国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反之,清政府对与昔日的藩属,战时的敌国朝鲜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持审慎态度。但是,中韩两国毕竟有几千年割不断的历史关系,两国山水相连,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这是任何力量也割不断的。两国有共同的敌人——日本军国主义,有相同的对外政策——联俄制日。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重建中韩关系,对维护各自的国家独立有利,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清政府经过派遣商务总董、总领事、公使等三阶段,实现了中韩关系的正常化。1895年12月1日,北洋大臣王文韶咨呈总理衙门:“照得上年朝鲜肇乱,所有通商各口华民商务,系驻韩英总领事代为经理。现在中日和

来源: 中韩关系史(近代卷)
出版日期: 1996年12月
关键词: 韩国中国朝鲜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