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两个民族理论”的理论探索——以《新德意志报》(1971—1989)为基础

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缓和。为了避免陷入外交孤立,更为了避免两德分裂成为定局,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奉行“新东方政策”,试图“以接近求转变”,承认了民主德国存在这一事实。民主德国一方面坚定地要求联邦德国在国际法意义上承认民主德国这个国家;另一方面,为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开启了与联邦德国对话与交流的大门。两德签订了经济、文化、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一系列条约,加强双方经贸文化交流,翻开了两德关系新篇章。于联邦德国而言,两德频繁交往,为强势的联邦德国向民主德国输出资本、技术、意识形态助力。于民主德国而言,对联邦德国开门迎客,却是祸福相依。受两德统一、民主德国不复存在这一历史结局影响,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意识形态等相对不受学界重视。2120224针对20世纪70年代后两德关系史的研究,一方面,侧重点在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对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分析较少;另一方面,关于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研究,缺乏对政策形成机制、国家意识形态的分析。而要全面、不偏不倚地了解这段历史,对民主德国的德国政策与意识形态进行实证研究十分必要。就民主德国而言,官方意识形态渗透在国家行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外充当捍

来源: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
作者: 范继敏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关键词: 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两个民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