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官僚出仕、晋升制度的比较史研究——以平安时代与唐宋的五位、五品以上的官僚为中心

以律令制为代表,古代日本从中国引进了许多文化、制度,建立了国家。其中当然包括国家的统治机构和官僚制度。但是,律令制的传承,并未完全按照引进时的模式进行,而是有所取舍和修改。本报告将以官僚体制,特别是出仕和晋升制度为主进行探讨。日本古代的律令官僚制,基本上是模仿中国的机制:选拔人才后授予官阶,以每年的业绩考核成绩为基础晋升官员,这就是“考课、成选制”。因此,出仕(指首次封授官职)与晋升的基本原则,从表面上看是以个人的德性和能力高下为基准的德行才用主义。但是,众所周知,日本并未引进科举制度,在很多方面统治阶层都是世袭的,这种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便于官位的代际延续。荫位制就是这样的制度之一。荫位制本是自中国引进的制度,但是日本的荫位制与中国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着眼于这种出仕、晋升制度在中日两国的不同点,对其后的变化以及给予后世的影响进行讨论,据此来说明两国在官僚制度、政治形态,以及对理想官僚形象的追求上的不同。在进入具体的讨论之前,首先对表示官僚身份地位的日本官阶制度进行介绍。日本律令制下的官僚(官人)身份,是以官职与位阶也称为官位来表示的。这与中国的官职本身就带有品级的官品制不同。也就是说

来源: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作者: 佐古爱己 周翔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关键词: 中国日本官位制度官僚出仕晋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