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祇园祭中的中国

说起祇园祭,不论规模还是知名度都是日本代表性的城市祭典。京都祇园祭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颇具国际特色。后文将介绍到的矛、山就是用产自欧洲、波斯、印度、伊拉克、朝鲜等世界各国的装饰品精心装饰的。其中与祇园祭的山矛关系最为紧密的国家,要数邻国中国。本报告将通过具体事例介绍中国对祇园祭的影响。首先大致介绍一下祇园祭的历史及其民俗意义。祇园祭过去叫“祇园御灵会”。人们相信,死于非命、对人世还有迷恋、含恨而去的死者的灵魂会散播瘟疫,“御灵会”就是汇集凶灵,把它们驱逐到城外而不让其造成灾难的祭典。在平安时代,平安京每年流行的瘟疫实际上是由于食物中毒或因集中暴雨导致河川泛滥造成的,但当时的人们将其原因归结为怨魂作祟。因此御灵会必须于初春到出梅(梅雨期结束)期间、洪水频发的时期举行。祇园御灵会最初较为简单朴素,后为取悦疫神渐渐变得华美,最终发展为如今豪华的山矛、祇园杂子(乐器伴奏)以及各种各样的艺能。另外,御灵信仰产生了各式各样的伴有“风流”的艺能。所谓风流是指祭典中出现的精心设计的山车、杂子物、歌舞,等等。祇园祭的山矛和种种艺能可谓风流之代表。关于祇园御灵会的起源,相传是在

来源: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作者: 八木透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关键词: 祇园祭中国日本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