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表现出了强烈的“在场的”哲学自觉,他坚持立足“当代中国”场域,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文化语境中重新涵化人间佛教,适时地倡导佛教积极参与、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并由此将佛教的复兴与民族、国家的振兴,以及人民立场密切结合,将作为自我解脱智慧的传统佛学发展为社会建设资源。在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中,“人间”不只是抽象的教义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时空”概念,“人间”的时间性意涵指具体历史阶段和时代背景,而其空间意涵指现实社会基础和社会环境。佛法的“世间觉”源自“觉世间”,而此“世间”在赵朴初那里有确切指代,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以,佛法因人间化而获得实践性,佛教因人间化而获得当代中国化。赵朴初指出,“我提‘人间佛教’实际就是从使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角度提的”[1]。“面向人间”的逻辑起点已决定了“人间佛教”的理论品格——直接现实性,进而决定了它的本质规定性——“实践性”。“人间佛教”是佛教在具体时空中的宗教实践原则:中国佛教要在人间化、现代化、中国化三个向度中做出一种综合性探索,消弭宗教与政治间的张力以达成和谐,将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