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研究综述

重大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往往会导致国家对于他者和自我身份的再认识。德川时代中后期以后,日本开始以西方文明为参照物、以弱肉强食的西方丛林法则重新定位中国和日本、亚洲和西方,反映在国家行为上就是近代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和行动。1911年10月10日,随着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辛亥革命爆发。对于觊觎中国领土已久的日本,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崩塌和中国民族主义的进一步觉醒从政治上、思想上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与中国一水之隔的日本正处于继自由民权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民主运动高潮时期。大正时期(1912~1926年)可以说是近代日本历史上民主主义的黄金时期。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日本国内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涌动,政党政治的出现推动了日本决策体制的多元化发展。20世纪20年代,日本与欧美列强在争夺殖民地权益问题上的冲突日趋激烈,“协调外交”作为重要的外交政策被正式提出并加以实施。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民主主义风靡一时的时代之后,日本逐渐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宣告了“协调外交”的破产。1933年3月27日,日本退出国际联盟,走上了妄图武力吞并中国、独霸亚洲及太平

来源: 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
出版日期: 2019年03月
关键词: 日本中国民族主义政治力量中日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