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德国国际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米夏埃尔·布雷歇尔用四大变量解释国际危机:系统、交互行为体、行为体和情境。前两点是对危机爆发、升级、降级、影响阶段的解释,第三点是对行为体特质的描述,第四点是对危机情境的描述,包括从触发危机到持续,再到结果类型(见图10)。系统属性一方面指国际体系结构或区域子体系的特性,例如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和现在的多极格局,体系结构会对危机情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指国际危机主导体系和子体系的等级区别,主导体系一般在体系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交互行为体属性中对国际危机影响最大的是冲突背景。与系统属性相似,每种类型的冲突背景都对危机有着不同影响。总体来说,冲突的持久性和延伸特性很可能致使基本价值观受威胁、危机管理中发生暴力冲突、大国介入以及国际组织参与,进而导致危机结果更难以控制。行为体属性对国际危机的整个阶段影响较大,包括年代、政体类型和持续时间、领土面积、国内稳定性(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可借助因果关系来解释行为体对国际危机管理的决策。情境属性中首先提到的是触发危机的诱因,包括政治、经济、非暴力或暴力的军事行动、一起事件或环境变化。这些诱因可能会导致决策者的价值观受威

来源: 德国国际危机管理与实践研究
出版日期: 2020年05月
关键词: 德国国际危机管理国际体系结构区域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