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 Pierre,1930-2002)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他的理论中关注到了语言问题,集中思考语言问题的著作有《语言交换的经济》和《语言与符号权力》2343154。布迪厄对语言问题的重视,与西方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时期有关。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研究经历过三个阶段: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语言哲学阶段。哲学家对语言的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诞生后,引发了近代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语言学转向。如果说结构主义在许多方面是索绪尔引发的一个结果,那么布迪厄的思想可以说是法国结构主义的一个结果(朱国华,2015)。值得一提的是布迪厄其人和他的学术环境。布迪厄1930年生于法国南方一个小镇,父亲是乡村邮递员。1951年他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美国专家施瓦茨评点:“由于布迪厄来自法国最偏远的西南山区,他在高师学生中,属于极少数的贫寒子弟,这些外省学生没有任何文化与社会优势可言。”布迪厄生活的时代正好与法国语言政策的变革期(1958年至今)相吻合,他的语言背景反映的正是地方弱势语言与强势巴黎法语的权力关系,笔者认为,法国语言的现实状况应该是布迪厄演绎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