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海德格尔客体化问题的实践哲学意义

从第四章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十分重视现实世界的问题,但他对现实世界采取的是排斥的态度。海德格尔对现实的看法与黑格尔、马克思的构建截然不同,这种不同是由他前、后期对实践哲学的态度所决定的。在当前社会,科学出现的危机起源于主体在客体化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种危机的极端化表现是座架的逼迫使人们对自然无限制地攫取。这说明,科学问题只能通过客体化问题来解决,而座架也是无蔽的方式,这使对客体化问题的思考可以从客体化自身开始,但最终要从存在的无蔽状态寻找问题的来源。于是,客体化与存在问题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两者关联的焦点就是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如何能够成为两者的焦点呢?这是由实践哲学的地位决定的,首先,实践哲学的地位是通过对理性哲学的批判确立起来的,实践哲学与理性哲学之间的纠葛揭示了表象世界的客体化建构方式。同时,实践哲学是形而上学的最后阶段,在它成为理性哲学的控制者的同时,客体化问题的困境也就显示出来了。其次,人们可以通过对实践哲学的考察,理解客体化所面临的困境。海德格尔从形而上学的困境中找到虚无主义的本质——存在命运。在这个意义上,实践哲学就成为客体化与存在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遥

来源: 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客体化问题
出版日期: 2020年06月
关键词: 海德格尔客体化问题实践哲学主体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