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1935年11月的币制改革,尽管遭到日本军部的强烈反对和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的破坏,但取得了很大成功,不仅统一了货币发行权,形成了法币体系,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统一,也加强了与英、美等国的经济联系,增加了外汇储备,构筑起中国持久抗战的货币支持体系。币制改革在粉碎日本军部分裂华北阴谋、防止华北走私贸易的蔓延、促进全国政治的统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全面抗战期间,为摧垮中国的“经济抗战力”,尤其是货币体系,日军和日本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货币战,建立傀儡银行,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打压法币、推行伪币,在租界盗取中国的外汇储备,同时在中国军队控制地区制造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在全国军民的支持下,在反法西斯阵营国家的配合下,利用日本外汇储备不足和多头政策的弱点,针锋相对地采取措施,不仅保证了后方的生产和生活,还通过维持法币汇率,稳定法币的购买力,保证了中国抗战的军需采购。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单独抗击日本侵略达数年之久。日本对中国的货币战是从破坏中国的币制改革开始的。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也将打击法币作为摧毁中国抗战经济力量的主要方向,“事变爆发以来,因法币成为敌方通货,遂成为我经济工作的排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