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真正使马萨达意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是大屠杀在以色列人集体意识中的兴起,伴随大屠杀创伤记忆复苏而来的,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雄主义内涵的重新定义。在与大屠杀的比较中,马萨达的意义经历了几重变迁。泽鲁巴弗尔指出,“马萨达提供了一个矗立于犹地亚荒漠中的巨大岩石的具体形象,而大屠杀代表着犹太历史上的一段空虚、象征性的深渊”。2469523正是在与大屠杀的二元对观下,马萨达开始真正走下神坛。马萨达的内涵也经历了由死到生的转变,它从争取自由、不惜牺牲的象征转化为维护生存、追求延续的代表。以色列建国初期对于大屠杀的历史记忆,很大程度上是片面强调隔都起义武装反抗的英雄主义而忽略集中营死难者的消极屈从,以符合建国之初内外交困的政治需要。1953年,以色列议会通过“大屠杀与英雄主义纪念法”,并决定在耶路撒冷的赫茨尔山建立名为“亚德·瓦谢姆”(Yad Vashem,意为名字和纪念)的大屠杀纪念馆,以展示并保存大屠杀遇难者的集体记忆。在此,英雄主义被抬高到与大屠杀本身同等的地位。不仅如此,1959年议会再度通过法案,决定以犹太历尼散月27日为“大屠杀殉难者与英雄纪念日”(Yom Hashoah ve H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