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李滉(1501~1570),号退溪,朝鲜王朝性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学问和思想水平,不仅可以通过他的文集、《宋季元明理学通录》、《自省录》,还可以通过他呈给宣祖(1552~1608)的《圣学十图》加以确认。他的学术竞争者、政治对手李珥(号栗谷,1536~1584)及其死后建立的“栗谷学派”也是在吸收他的学问和思想的同时展开对他的批判的,足见其思想的影响力之大。因此,要理解朝鲜儒学的全貌,就不得不研究退溪的学问和思想。作为理解退溪学问和思想的一种尝试,本文聚焦他所创造的“空间”——陶山书堂。陶山书堂在他60岁那年,即1560年11月建造了部分,后因财力不足停工,1561年秋竣工,2724643可以称之为退溪的象征。退溪死后,他的弟子们于1574年把陶山书堂扩建为陶山书院,陶山书堂虽然威势减弱,但能够真正感受到退溪气息的,却只能是陶山书堂。关于陶山书堂的研究非常多。不仅有通过陶山书堂看退溪建筑观的研究;2724644还有基于退溪弟子惺斋琴兰秀(1530~1604)创作的《陶山书堂营建记事》,对陶山书堂的选址、布局进行的研究;2724646以及对陶山书堂竣工后退溪描写自己兴趣的《陶山杂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