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首页 / 文章详情
粮食杠杆:撬动了整个苏联

比起其他国内消费品的需求,苏联的贸易战略家更重视国内的粮食需求。1975年,苏联为其创纪录的粮食进口量付出了巨大的商业和外交代价。那一年的世界粮食价格异常高,因此1975年歉收后苏联进口粮食的硬通货成本达到近30亿美元,大约是1972年歉收后粮食进口成本的两倍。苏联再一次采取了各种不同寻常的措施,以让从紧缩的世界市场购买粮食变得负担得起。为了增加硬通货收益,苏联首先提高了向外国销售黄金的价值和数量。它还增加了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1975年,苏联通过规模史无前例的借贷为其进口部分更昂贵的粮食提供了资金,这与当时引起西方普遍关注的传统做法大相径庭。因此1975年至1976年,苏联的净外债增加了85亿美元。有证据表明,苏联也接受了更多的经济牺牲,以资助其更大规模的粮食进口。随着1976年粮食进口支出的增加,硬通货支出中用于进口其他消费品的支出减少。之前1972年歉收后,粮食进口成本飙升,非食品消费品进口的硬通货支出也出现了类似的减少。西方分析家认为,从这些证据来看,比起其他国内消费品的需求,苏联的贸易战略家更重视国内的粮食需求。1975年,苏联还做出了外交牺牲。在苏联范围内,人们认为有必

来源: 饥饿的巨人:美苏粮食贸易博弈(1945~1991)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关键词: 粮食杠杆苏联粮食贸易美国粮食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