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助力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举办,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
特朗普上任后,对包括全球气候治理在内的所有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秩序带来重大冲击与影响,特别是全球气候治理,特朗普站在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对立面。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传统友谊是历史情的见证,战略伙伴关系是新时代的勋章。中国和斯洛伐克两国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道路上巩固深厚友谊,以顺应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之势推动中斯关系提质升级,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下协力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共谋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中斯关系的主旋律。
二战结束后,跨大西洋关系为部分欧洲国家的重建和一体化提供了支持,这种关系在冷战期间更是进入了“黄金时代”。然而,随着全球局势的深刻变化和美国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传统的跨大西洋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与欧洲在安全政策、贸易与关税乃至价值观方面的分歧愈加明显。
5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前往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正式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会谈后,双方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持续稳定全方位向前发展。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通过加强合作,中俄将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巴西自1975年加入《南极条约》后,一直强化在南极地区的实质性存在,并积极在金砖国家组织等框架下大力推进本国南极事业发展。尤其是自卢拉政府再次上台后,巴西加大南极事业投入力度,不仅发布了《南极科学十年规划2023—2032》(以下简称《规划》),对这十年巴西的南极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等领域做出部署,还加大南极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扶持力度,积极参与北极事务,以在新的极地国际治理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次大会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古典学领域专家学者、文化名家、青年代表以及部分国家驻华使节等600多人参会,旨在促进全球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深化古典学研究。
9月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将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美国官员称,伊朗及其盟友对以色列的报复行动一触即发,可能最早5日发动。约旦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艾曼·萨法迪4日访问伊朗,试图劝和。以色列方面则继续强硬表态,称以方已为“一切可能”做好准备。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31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美联储同时表示,如果抗击通货膨胀继续取得想要的进展,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9月会议上宣布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