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的对日宣传战
本文介绍了抗战时期中共的对日宣传战情况。首先介绍了组织和宣传:中共群众工作的发展,然后介绍了毛泽东与抗战时期中共的宣传工作,之后介绍了全面抗战初期中共的敌伪工作,接着介绍了战略相持阶段中共对敌军工作不利局面的反思,然后介绍了太平...
作者:翟意安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战时的社会动员
本文分析战时的社会动员情况,从精英与民众、政党与宣传、国家与家庭、自由与统合等角度,探讨社会各层面在抗战时期的动员方式、互动关系以及社会动员对凝聚抗战力量的重要作用。
革命大众主义的政治动员和社会改革: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教育
本文主要阐述了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教育情况。在思想方面,延安成为革命乌托邦,吸引了众多青年,中共的革命话语系统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结合,改变了知识分子的角色认知。教育实践上,根据地的教育具有鲜明特点。干部教育注重思想训练...
作者:高华 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民众动员
减租减息是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以往相关的研究多关注其性质、政策的制定过程及给抗日战争与根据地社会带来的影响1500724,近年来虽有研究开始涉及减租减息运动的具体内容1500725,但对其中的民众动员情况,尚缺乏专门研究。其实,...
作者:王士花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福建兵员动员的成效与影响
但在征兵过程中普遍而广泛地存在着饱受诟病的流弊,福建军政当局为改善役政付出了努力,然而整顿改革收效甚微,役政弊端终究未根本廓清。究其原因,在于战争的紧迫,基层组织松懈,民众意识的缺乏,经济状况恶化,社会秩序失调等一系列非常状态。
福建兵员动员的准备
为了贡献力量,福建省将役政工作作为整个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军管区专门确立 “打破旧习惯, 示信于民” 的方针,所谓“打破旧习惯” 即注重普遍深入的精神动员与民众组训,“示信于民” 则重在以公平态度处理役政并优待新兵及其家属...
福建兵员动员的法规体系与组织机构
抗战前后国民政府以兵役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征兵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整和完善,为战时兵员动员提供了法制保障。以国家法制为基础,福建省因地制宜地颁布了一系列兵役单行法规,设置了三套平行的兵役行政系统。
福建兵员动员的背景与有利条件
随着抗战时间的延长及程变的加深,前方需要兵员补充的情况更加严峻。第二期抗战开始后,蒋介石便明确指示,兵员补充为当前最急迫的问题,为支持持久战,消耗敌人,积极进行反攻,必须使全国国民踊跃参加兵役,以保兵员源源不断之补充。
福建兵员动员的具体实施
为了鼓励前方将士安心杀敌,激励后方壮丁踊跃应征,福建军政当局积极优待出征抗敌军人及其家属。抗战末期,福建军政当局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这场征兵运动为福建兵役史和抗战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抗战时期福建兵员动员研究》结语
就兵源保障供给的直接结果和意义来看,福建乃至全国 “兵役补充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它不仅为持久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兵力基础,并且重塑、更新了人们关于国家、民族、兵役权利与义务的观念。战时国民政府的征兵制度在兵役立法、役政实施、兵役监...
《抗战时期福建兵员动员研究》绪论
全面抗战时期,兵员征召成为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最急迫事情,蒋介石直言:“抗战建国,首重兵役。”为了满足前方战场不断补充兵员的需要,国民政府推行了当时世界各国普遍实施的兵役制度———征兵制,即义务兵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