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战争观批判
林房雄在其撰写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中,以混淆或掩盖的方式,肯定了日本在远东地区发动的法西斯战争。对此,本文在批判其战争观时强调,林房雄错误地混淆了正义、非正义之分以抹杀战争的政治性与阶级性,林房雄的战争观具有修正主义色彩。
作者:邹有恒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中日关系重新调整时期的历史问题
本文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后,冷战结束使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日历史问题更加突出。这一时期,韩国与中国的战争受害人向日本法庭提起战争赔偿诉讼,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日本战争责任追究的深化,以及战争受害国主权意识和人权意识的增强。诉讼虽...
战后日本社会围绕战争责任认识的逆流与中日历史问题的浮出
本文的背景是战后日本社会对战争责任的探讨曲折复杂。战后初期,在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和日本进步力量反思下,社会对战争责任的思考朝积极方向发展,但冷战开始后,受美国政策影响,日本社会在战争责任问题上的思潮发生转变,导致中日历史问题产生并...
战后日本对中日战争历史的认识与思考
本文的背景是战后日本对战争责任的认识存在多种观点且争议不断。从 “一亿人总忏悔” 到对战争责任的不同追究方向,日本共产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随着时间推移,日本社会对战争责任的认识逐渐从单纯的被害意识转向思考...
战后中日关系与邦交正常化
本文的背景是冷战时期,中日官方交往受阻,民间交往成为处理战后遗留问题、推动关系正常化的重要途径。日侨回国、中国劳工遗骨送还以及民间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增进了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美关系改善,日本国内要求中日邦...
战后赔偿问题与“旧金山和约”
本文的背景为日本作为战败国,本应向受害国赔偿。美国因东亚形势变化,改变对日政策,扶持日本,致使战后赔偿发生扭曲。国民政府早期开展抗战损失调查,战后积极对日索赔,但受美国和远东委员会制约,索赔进展艰难。美国后期中止日本拆迁赔偿,严...
战后审判与日本对战争责任的逃避
本文聚焦于战后对日本战争罪犯的审判以及日本逃避战争责任的行径。首先介绍国际审判的原则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筹备情况,包括惩处战争指导者思路的形成、对日本战争犯罪的考虑以及日本的早期应对。接着阐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组成、审判准备工作...
战后初期的战争处理
本文主要围绕日本投降后初期的战争处理事务展开。阐述了日本对《波茨坦宣言》的答复过程,以及在此期间日本国内各方的态度和决策。介绍中国对惩处日本政策的战略思考、制定及实施情况,包括在日本天皇制等问题上的态度变化。详细讲述美军占领日本...
英国与国民政府的战后处置计划兼及台湾问题(1941~1943)——以英方外交决策和报告为中心
学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英关系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并从诸多面相进行了探讨。一方面指出战时英国与中国是盟国,同中国在抗日问题上具有一致性,但又存在对华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及殖民主义政策。70068640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英国的对华战略中,...
广田弘毅的对华政策与战争责任
广田弘毅是东京审判中被判处绞刑的七名甲级战犯之一,是唯一的一名文官战犯。围绕东京审判对广田的判决,国际上一直有争议。但事实证明,广田作为战时日本的外相、首相,亲自参与了对外侵略战争国策的策划和实施,特别对长达八年的对华侵略战争,...
日本应解决战争遗留的战俘劳工问题
战后的东京审判和各地BC级战犯的审判,已经证明日本政府、军队和相关企业,在战时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犯有虐待战俘罪、残害平民罪、强掳劳工罪、侵犯人权罪。但因种种原因,战后审判对日本奴役和虐待战俘劳工的问题却很不彻底。据日本法...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本文简要概括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管窥日本人战争责任认识的演变趋势,找寻中日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差异和分歧,分析影响两国历史认识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东亚各国政府、民间为建立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所进行的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