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侵略的发端及扩大
本文详述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通过一系列侵略行径,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不断扩大在华权益,妄图吞并中国东北。明治维新确立 “富国强兵” 等国策,日本开始对外扩张,与中国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波折不断,后出兵台湾、...
作者:黄道炫 王希亮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九一八事变及其反响
本文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受经济危机冲击,超国家主义运动兴起,“满蒙生命线论” 甚嚣尘上。1928 年,日本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企图控制东北,张学良随后宣布东北易帜,实现中国形式上的统一。1930 年中原大战,张学良入关助蒋,却使东...
作者:黄道炫 王希亮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对日政策的调整与国民政府的国家防御计划
本文围绕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对日政策及国家防御计划展开。国民政府推行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在抵抗与妥协间摇摆,随着形势变化,政策逐渐向抗日方向调整。在外交上,与国联、日本、苏联等多方周旋,国联调查团未能有效解决东北问题,国...
作者:黄道炫 王希亮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华北事变与中日关系的变化
本文围绕1935 年的华北事变是日本侵华进程中的关键事件,日军通过一系列事变,如策划 “华北自治运动”、制造察东事件和张北事件等,企图分离华北,扩大其在华势力范围。国民政府在日本压力下,签订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使华北局势日益...
作者:黄道炫 王希亮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国共政策的调整与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本文围绕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开始调整政策。中共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从反蒋抗日逐步转变为逼蒋抗日,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与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达成合作,形成西北 “三位一体” 局面。国民党...
作者:黄道炫 王希亮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台湾的经济统制政策(1931~1945)
本文即尝试模糊农、工产业及战时与战前的分界,探析20世纪30年代初期至二战结束十余年间,在日本经济统制的大方针下,台湾经济重心由农到工及其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
作者:冯健伦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尊孔活动与国民政府的因应——以儒道大会为中心
本文以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布之外交文书、斯文会史料与台北 “国史馆” 档案等原始资料为中心,参酌新闻报道、回忆录、日记等,全面梳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两国围绕儒道大会展开的博弈与互动,以期为认识日本对华文化侵略、国民政府走向全面尊孔...
作者:孔明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入侵华北的战事演变与中日外交折冲
本文主要利用日本陆军战斗详报与外务省档案等资料,兼顾中文及英文史料,分析日本侵华步骤由东北到华北的转变与内在联系、军事与外交之间的折冲及其对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日关系演进的影响。
作者:左春梅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中国驻屯军的战略抉择与增兵企图
本文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中国驻屯军的增兵企图为主线,探究该时期中日关系,分析该时期远东格局,期待能够间接地反映出当时日本的对华政策及其对日后驻屯军挑起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影响。
作者:郭鑫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前关东军对苏战略概述
本文拟利用最新公布的陆军省档案及时人回忆,介绍并分析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至太平洋战争期间的军事战略。
作者:郭循春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代表遴派的外交折冲研究
本文利用日内瓦国联与联合国档案馆藏李顿调查团档案、日本外交档案、英美外交档案和台湾“国史馆”档案等多元资料,梳理复杂的国家外交折冲过程,一方面力图扩充赴东亚之前的国联调查团史实,具体呈现调查团的人数与来源国设定、具体成员遴派过程...
作者:陈海懿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治外法权交涉的夭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外交事务上高举“革命外交”的旗帜,推动改订新约,废除治外法权,并于1931年5月4日宣布,将自1932年1月1日起对在华外国人实施司法管辖,但却在1931年12月29日宣布暂缓实施,这主要是因为九一八事变,相关论著均约略及此,...
作者:吴文浩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上一页 1 2345678910下一页  第 /11页  跳转

主题图书

  •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
  • 谋心: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宣抚工作”(1937—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