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上海难民问题的处理
本文主要讲述了抗战初期上海难民问题的处理情况。随着 “八・一三” 战役的爆发,上海战事延伸,难民数量暴增。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等组织积极应对,展开了一系列援助工作。在救护伤兵方面,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上海市救护委员会迅速投入工...
作者:张建俅 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中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对美“国民外交”
本文主要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美 “国民外交” 的相关内容。日本侵华使中国在国际上处于孤立,中国希望通过对美 “国民外交”,促使美国实行对日制裁和对华援助。中国利用官方和民间多种渠道开展对美外交工作。在民间,通过支持美国民间援华...
作者:土田哲夫 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革命大众主义的政治动员和社会改革: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教育
本文主要阐述了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教育情况。在思想方面,延安成为革命乌托邦,吸引了众多青年,中共的革命话语系统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结合,改变了知识分子的角色认知。教育实践上,根据地的教育具有鲜明特点。干部教育注重思想训练...
作者:高华 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抗战文学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本文对抗战文学研究的概况与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为深入理解抗战文学提供了重要参考。抗战文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资料发掘和整理工作显著,出版了众多相关的史料集。研究论文和专著纷纷涌现,涉及抗战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不同地区、文学流派、...
作者:张中良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战时日本对华奴化教育决策研究
本文以战时日本对华奴化教育的决策为题,将研究时限限定为抗战期间的1937~1945年。鉴于日本对华奴化教育的形式多样、内容庞杂,不可能在一篇文章内将日本对华各种奴化教育形式的决策面面俱到,故选取战时日本对中国沦陷区留日学生政策的决策及其...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先后实行了自己的一套电影检查制度。本文拟对沦陷区伪政权的电影检查体制及其实行情况进行初步的梳理与叙述,以使人们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利用电影侵略中国的企图,并可利于学术界今后再深入地研究沦陷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体...
作者:汪朝光 出版时间:2004年07月
日伪统治时期农村的文化教育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为使沦陷区人民服从其殖民统治,在进行军事、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的同时,推行奴化教育政策。本文介绍了日伪统治时期,华北农村的文化教育情况,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文化事业及“文化城”的衰落
由于日军的入侵和破坏,桂林的文化事业遭受了相当沉重的打击,与沦陷前的情况相比较,“形势日非”1484992。“文化城”的光环不再,文化事业处于衰落之中。抗战期间,桂林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大专院校有国立广西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江苏教...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战时思想与学术人物绪论——西南联大人文学科学术史研究
本文主要论述了西南联大人文学科学术史研究的基本情况。七七事变后,中国知识分子全面迁徙,西南联合大学应运而生,成为抗战时期中国重要的高等学府。重新梳理西南联大的人文科学学术史有助于深化中国现代学术史、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认识知识分子...
影像史学视野下日本二战前后的社会变迁——以成濑巳喜男电影作品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对日本著名导演成濑巳喜男的生平、作品特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利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成濑分别于二战战前、战中、战后不同时期拍摄的五部影片进行深入分析,着重探讨成濑导演及其电影作品与其...
作者:吴琼 魏玉洁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陆军留学教育研究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留学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形成了陆海空军留学的局面。其中,陆军留学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陆军留学教育规章制度,明确留学不同学校不同兵种的管理部门,取缔私自派遣陆军留学生,加强对...
作者:彭钰堰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有来无往的《满洲往来》——宫尾登美子的“满洲体验”文学
在众多“来满”日本女性作家中,宫尾登美子是为数不多在战争结束后以自己的“满洲体验”为题材进行小说创作的作家。与牛岛春子、横田文子等女性作家的创作相比,宫尾的“满洲体验”褪去了“满洲”时期的政治色彩,以一位妇女的身份,叙述了自己的...
作者:尚一鸥 李浩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