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逻辑理路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体系,上述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论和认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剖析构成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谨、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且统一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解读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领域、一个部分,它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价值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价值表达,从个人主体出发要求实现人的安全、平等和全面发展,从民族国家主体出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审视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最伟大的成就就是阐发了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即对立统一规律,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既贯穿了内在联系,也充满了矛盾运动,正因为世界充满了矛盾运动,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存在对立统一,人类才需要运用辩证法来分析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联合国系统的国际传播研究:以决议机构为例
中国在推广、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过程中阐发了多元形态的命运共同体愿景。“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多元形态的共同体愿景在决议机构文件中的表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联合国系统传播的主要体现,涵盖了和平安全、发展和人权这三大联合国全球事...
作者:胡王云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差异协同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理论根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必须要增强它的说服力、批判力、辩驳力;而要增强它的说服力、批判力、辩驳力,就必须为它提供坚实的哲学思想基础和哲学理论根据。分析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坚实的哲学思想基础和哲学理论...
作者:龙叶先 郑明明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目标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融合国际合作,努力建设民主、多样、共赢的合作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是以共商为原则,通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平等主权,推动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构建公正、互鉴的价...
埃及主流媒体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呈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解决当今全球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迄今为止,该理念在埃及主流媒体中传播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内容阐述不够深入、传播渠道较为单一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该理念在埃及主流媒体报道中的吸引力与感召...
作者:刘辰 马敏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国际开放与合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的欢迎与肯定。经过五年的完善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了内涵与外延的完善化、体系化与思想化,不仅实现了中国在外交、政治、法律进程中的崭新定位和得到全民语境的支持,巩...
作者:笪志刚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务实的文明对话
各国沿着其发展道路前进时,应当采纳可靠、开放和务实的关于文明之间对话的建议。旅游、环境和教育是可以发掘共同点、推动合作的三个领域。当各国看到各自文化和文明中不可避免的共同特征时,它们将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步步迈进。
作者:胡逸山(OhEiSun) 薄帆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面临的重大挑战
民族国家,即使是那些善意的国家,也往往无法摆脱其国内政治议程的狭隘视野,无法避免被公司或其他利益集团所吸引。民族国家的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之间的潜在冲突证明,需要更加开放的全球治理,使人民和民间社会组织能够更多地参与,从而可以对超...
作者:埃内斯托·贝拉斯科·桑切斯(ErnestoVelascoSanchez) 李芷晴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关系
本文解释了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原因和的概念,并试图思考中国在国际关系中面临的变化。
作者:爱德华多·丹尼尔·奥维多(EduardoDanielOviedo) 李芷晴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的新互动
本文涵盖了共享、社会发展和未来前景等关键概念,简要概述了以孔子哲学为基础的中国道路。
作者:鲁克萨纳·坎伯(RukhsanaQamber) 冯慧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